x
总览
近日,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传来重磅喜讯:成都东软学院凭借在应用型办学中深耕开源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扎实成果,被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TSC)正式授予“2025年度先锋开源鸿蒙开发者协会”称号。作为西南地区高校开源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领军者,学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再度以核心力量扛起荣誉大旗,延续了其在鸿蒙生态建设与应用型办学实践中的“先锋基因”。
荣誉接力:四年三步跨越,应用型办学成果获行业认可
“先锋”殊荣的背后,是成都东软学院四年来在开源鸿蒙教育领域持续深耕的应用型办学积淀,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推动者。
2022年,学校率先在全国高校中突破开源鸿蒙人才培养瓶颈,斩获“鸿蒙生态人才建设灯塔奖”,成为全国首批以鸿蒙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同期,学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仲宝才因在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中的突出贡献,获评“鸿蒙生态人才建设春雨奖”,为学校开源教育奠定“标杆底色”。
2024年OpenHarmony人才生态大会上,学校一举拿下“OpenHarmony人才生态年度高校”“OpenHarmony人才认证推广先锋院校”双称号,软件工程系代永芳老师获评“先锋讲师”,认证推广成果全国瞩目。
2025年,在“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优秀成果评选中,学校教师团队主持的《基于HarmonyOS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斩获优秀教学团队“金奖”,该奖项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联盟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设立,该成果将企业真实开发需求融入课程设计,为高校应用型软件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软方案”。
“从人才培养到教学创新,我们始终紧跟开源生态脉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仲宝才在授牌现场表示,“这份‘先锋’称号,是对全院师生深耕技术、协同育人的最佳肯定。”
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开源实践中“破茧成蝶”
走进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开放原子开源社团,实验室里总能看到学生们围绕鸿蒙设备调试代码的身影——这个社团正是学校践行“产教融合、以练促学”应用型办学理念的缩影。
学校将HarmonyOS技术全面融入课程体系,面对初期资源匮乏的挑战,跨学科教研小组重构课程框架,把华为开发者社区资源转化为实践案例并实施授课,实现“技术同步产业、教学对接岗位”。
学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物联网工程系紧抓行业风口提前谋篇布局,联合华为全球人才培训中心、华为官方授权人才培训合作伙伴——成都知了汇智科技有限公司,三方携手启动成都东软“2024华为鸿蒙HarmonyOS定向班”项目。此次定向班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核心抓手,通过多维互动的体验式教学与实操性实验课程,聚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课程设计上,既采用渐进式实训内容帮助学生稳步进阶,又深度融入企业级项目案例还原真实开发场景,最终助力零基础学生快速掌握企业级应用开发能力。
数智赋能: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学子前路无限
“学校以‘AI+X’融合为关键的数字化育人战略,本质是为每个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坐标系。”学校教务部负责人在解读学校教学方向时强调。作为应用型高校标杆,成都东软学院早已跳出“单一技术教学”的传统框架,构建起覆盖“教学—实践—职业”全周期的数智化育人生态。
在智能教学平台支撑下,学校依托东软自主研发的4S智慧教育平台,贯通“教—学—管—训—评”全环节,通过为师生建立专业数字画像系统,生成OBE(成果导向教育)成果雷达图,结合学情分析等工具生成精准的“学生画像”,结合职业兴趣测评系统为学生推送适配课程,让教学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2025年起,《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全校所有专业大一新生,构建“认知—技术—实践”三阶体系,既让文科生掌握AI工具应用,又为理工科学生夯实算法基础,契合应用型人才“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实践实训平台则打通“校园—企业”壁垒:校内建成智能硬件、虚拟现实、物联网工程等99个专业实验室。学校教师团队在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应用课例方向中,基于超星智慧教学平台与数智化沙盘系统,构建了“师—生—机”协同的教学模式。校外与华为、东软集团等数十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了基于行业背景的实践环境,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先锋引领:以应用型办学反哺生态,书写开源教育新篇章
荣誉背后是“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更是学校以应用型办学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担当。学校基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开设OpenHarmony应用开发课程,目前已有近千名师生通过了OpenHarmony人才认证,为开源鸿蒙生态输送了一批“懂技术、能实践、适配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还基于开放原子开源社团和OpenHarmony开发者协会举办专题讲座、技术研讨会和技能竞赛等活动,持续夯实学生的技术功底与创新能力。
当前,开源已成为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智能化不仅是终端操作系统发展的主旋律,更推动开源鸿蒙进入生态价值快速提升的关键机遇期。作为聚焦IT领域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应用型高校,成都东软学院深度契合这一产业趋势——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开源技术专项科研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将课堂教学、技术研发与开源生态建设紧密联动。一方面,学校为开源鸿蒙生态持续输送专业人才,夯实生态发展的人才根基;另一方面,以院校端的技术探索、方案优化成果,为开源鸿蒙的迭代演进注入智慧,助力其在智能化时代更好地释放生态价值,赋能区域乃至全国的数字产业变革。
“未来,我们将以开发者协会为平台,联合企业开展课题攻关,继续深化应用型办学内涵,培养更多开源鸿蒙人才,让成都东软学院成为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中‘产教协同、人才辈出’的核心阵地。”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宁多彪表示。从“灯塔奖”到“先锋协会”,成都东软学院以四年荣誉接力与扎实的应用型办学实践,不仅书写了开源教育的育人新篇章,更为高校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提供了鲜活的“东软样本”。
责任编辑:尹悦熹